【你中了嗎? 】毀了你的3個思維退化的習慣&大腦開掛的3個方法[清晰思考]

大家好,我是偷你

當你看了一部讓你驚嘆的電影,別人問你覺得如何,你是不是只會說「很好看!」呢?

為什麼你讀了許多書,上過一堆課程,但要你解釋給別人聽時,卻什麼都說不出來?

我自己也是如此,好幾次我腦中浮現出自以爲了不起的智慧見解,準備想在朋友們面前裝逼一波時..

然後呢?這些抽象的想法,從意識中飄浮的文字碎片,被我拼湊成支離破碎的語句,直接從嘴巴吐了出來。

結果就發現,我預期給人火箭炮式的狠勁,感覺卻像射玩具水槍一樣!

可是我明明知道,在所有詞彙的排列中,一定存在最完美的組合,能夠重現這個靈感。

我開始意識到,我的大腦已經變成一台不會停止的思緒果汁機。

我看不到這些想法原料的清晰模樣,也沒有辦法過濾混濁的知識。與人溝通時也只能吐出一團沒有重點的爛泥,於是就陷入永無止境的「腦霧」循環。

清晰思考

其實這個「腦霧」問題比新冠肺炎還要早開始在地球上傳播,而大部分的人卻不知道自己早已中標。

我開始觀察與其他人的交流,也發現許多人不懂要如何整理思緒,表達時也都是拖泥帶水的。

因此今天,我要來和你們分享3個現代人腦霧的原因,還有3個針對的解決方法,來幫你找到清晰思考的方式。

問題1:抖音的詛咒

第1個問題,就是抖音的詛咒。

這樣說可能會讓人誤解,不是說抖音有多麽邪惡,而是指這個「抖音化」趨勢,也就是越來越短的社群內容。

我說的「短內容」,不只抖音,還有youtube shorts或是ig reels,短的貼文或是推特也都算。

我知道這對聰明的你來說,不算什麼新聞,你一定知道這在發生,也知道看太多短內容是不好的。

但短內容能帶給你的危害,其實遠遠超出你的想像。

今天就別說短內容是怎麼放大慾望,收割韭菜,還是製造容貌焦慮,驅使大家逃避現實。

當你打開抖音,觀看著十幾秒的影片,一個視頻結束後,系統會自動跳到下一個影片,在整個過程中,大腦都被渴望好奇的本能和短視頻煽動的情緒所劫持,理智腦根本沒有主動啓動的機會。

結果就是,每一次結束,又是一個不同的開始,你的思緒也一直在反覆地「重新整理」

時間久了你就發現,你的專注力已經不復從前,這些以秒為單位計算的內容,造成你也只能用「秒」來計算專注力

最後當你真正需要用到「專注力」時,你就發現,如果不在10秒鐘內reload一下,換個主題,換個內容,你就開始感覺到頭腦發脹,好像資訊超載一樣。

簡而言之,這種抖音化現象會讓我們陷入刷屏幕的黑洞,我們的意識就被緩慢吸入虛擬世界當中。

一個小時後你回過神來,你發現這段時間只有記憶的空白,沒有任何收穫,像是抖音給你灌了迷魂湯斷片一樣

我知道各種生活壓力早已耗盡大家的精神,而短影音正是最好的安慰劑,就像香菸一樣,為我們提供多巴胺來填充瑣碎的時間。

這確實讓許多人感到壓力釋放,但是這種消費模式已經嚴重侵蝕我們的專注力。

每次只花上十幾二十秒鐘,不斷吸收各種被精煉化,過度加工的思想,就像是去健身房拿1公斤的啞鈴瘋狂舉個100下一樣,只會帶給你疲勞而不是力量上的進步。

難得想靜下心來讀一本書,準備做研究報告,或是聽一場數小時的演講,你就發現這些需要強大的腦肌力的工作會把你給擊潰

當你的大腦平常都舉著1公斤的啞鈴訓練,卻發現現實生活需要30公斤的大腦體力活,你才會感嘆自己的意識肌肉萎縮地多麽嚴重。

清晰思考第1步

所以清晰思考的第1步,就是要找到你願意專心的3個領域,同時減少吸收短內容的時間。

我們每天只有固定量的精力,也只能投入有限的專注力。

如果放任社群媒體動態每天推播上千個短內容,你的精力就會分散在1000個不同的想法之間,專注力也切割成1000個部分。

但在這1000個想法裡面,可能只有10個是值得我們投入專注的想法,其他990個卻佔據了記憶體空間,無償寄居在我們的大腦之中。

「你發現問題了嗎?」與其擁有990個你不了解的低清想法,還不如掌握10個你透徹了解的高清概念。

所以,我推薦大家可以先選擇3個自己最有興趣的領域,觀察一下平常去書店最喜歡看什麼書,或是社群媒體都推給你什麼樣的內容。

再來開始去深挖相關知識,找到最信任的創作者,建立自己的知識壁壘,甚至能創造機會來找到不同的賺錢方式。

當然短內容也不是什麼邪惡的毒品,只是我們需要有意識去規範吸收短內容的時間,最好限制在一天30分鐘以內,內容也要圍繞自己選擇的3個主題裡面。

其實只要善用短內容,它可以是引薦新鮮觀念最好的媒介,平台推播的短內容也可以反映出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。

如果有短內容讓你獲得靈感,你就要嘗試去順藤摸瓜去尋找這個主幹觀念的分支,才能讓你對一個領域有更深層更全面的認識。

但是不限制短內容的時間,那就會造成第二個問題,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。

問題2: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

失去獨立思考能力,代表我們只會採納別人的意見,卻從未評估過真實性或是可行性。

你一定有曾經寫過論文,心得,做過簡報,甚至是影片。

大家都很清楚,如果不是一字一句照抄,想產出1000字的內容,需要吸收超過10000字的資料。別人花10分鐘看到的成果,你可能花了10個小時的來創作。

From 米家大戰機器人

當然這些時間不是白費的,在你查證資料的來源,梳理內容的過程當中,你更能夠看清楚整個格局。

你除了對自己創作的內容記憶深刻,同時也訓練了獨立思考的肌肉。

「那獨立思考和抖音化現象有什麼關聯呢?」

短內容最大的問題在於它們都是別人思想、生活或經歷的「結論」

創作者會省去所有從零達到結論的重要步驟,要不就是直接照抄別人的結論來變成自己的。

不過這當然不是創作者的錯,畢竟當人的注意力比金魚還要短的時候,這變成一個最有效率,也最符合市場機制的方式來獲取流量。

「但是你知道這會造成什麼問題嗎?」

當生活中充滿著容易吸收的結論,你就不會去探索結論的真實性,也不會去親身去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。

親自走過問題到找出答案的過程,就是在訓練獨立思考的能力。當我們只吸收結論,大腦的思考能力就會逐漸萎縮退化。

而且只要資訊在進入大腦產生的摩擦力越小,我們就越容易流失這個訊息。當這些短內容以越小的摩擦力地進入腦中,資訊只會越短暫地駐足在腦海裡。

最危險的是,最終留在腦中的短內容,往往是最能激起人們情緒的。而且少數殘留的資訊碎片,就會以最膚淺的方式,呈現在你的思想還有談吐上。

像是我之前就聽一個同事常常在談論,他很支持哪個政治人物啦,或是反對這個政策之類的。

有一天,我就只是抱著好奇的態度去問他:「為什麼你要支持這個,反對另一方的理由又是什麼?」

我就發現他說不出支持和反對的確切理由,他想嘗試辯護自己的觀點卻無能為力,最後只能以情緒化,不合邏輯的方式來合理化自己的一廂情願。

去觀察各大平台的留言,你就會發現這就是酸民的特質,他們欠缺獨立思考的能力,就會成為最容易被操縱和帶風向的烏合之眾。

這很有趣,當你在現實中面對這樣的人,你會發現只要跟他討論得越深入,他意見的背後的邏輯架構就越是鬆散。

當然如果今天換成是你最深信的意見,被別人好奇的提問擊潰的話,這種意識到思想薄弱的沮喪,也會讓你感覺被啪啪打臉。

其實這些強烈意見背後的基礎,只不過是情緒化和認知偏誤的產物。

很多時候無法為自己的觀點做出有力的辯護,是因為我們在吸收內容的當下聽起來「很正確」,而且和自己之前的信念有些符合就輕易採納了這個意見,其實這就像鸚鵡一樣在無腦的重複而已。

哪個人稍微提出一個質疑的問題,就會發現對自己的立場毫無招架之力。

當你觀察別人時,也同時提醒自己:「只要一個人擁有最偏激的意見,往往對事實只有最膚淺的認識。」

當然這些問題也反映在我身上,最喜歡和人分享的也都是短影音,提出一個想法也常常是照抄哪個10分鐘影片而已。

就算不常遇到有人提出質疑,但是純粹復述某個人的想法,就是會讓我感到說話不那麼踏實,表達時就是少了一股自信。

直到我不得不面對這些行為時,我才會去想:

「我真的有仔細思考過嗎?」「這些資訊又是真實的嗎?」

問了這些以後才發現,如果我們接受一個想法只因為他聽起來很棒,並不等於通過自己的勤奮和時間去研究,也不等於是擁有這些知識。

最讓人沮喪的就是,其實很多人對每一件事情的理解程度最多不過就是10分鐘的youtube影片而已。

這種理解程度就像144p的低畫質手機影片,然而主題的全貌卻是8k的電影院大螢幕。

對於大眾來說,大腦的CPU一定是想幹輕鬆的活,只想處理低畫質影片。因此主流創作者都在創作的,就是這些模糊的低清知識

當然這種形式比較容易被人接受,但也比較容易被人曲解誤會,自以為看到事情的全貌。

這裡不是攻擊某個頻道,或是暗指社交媒體就是使腦袋退化的元兇之類的。

但是在這個時代,我們確實該更加小心自己每天花上數個小時在吸收的內容。

網路上的創作者不計其數,大家都有能力提出有趣又豐富的想法。

所以你更應該要注意:「究竟誰是真正深入研究主題的,誰又只是複製貼上再加工別人想法的?」

「究竟你在吸收的知識是有營養的原型食物,還是只是博取眼球的麥當勞快餐?」

清晰思考第2步

因此我發現第2個找回清晰思考的方式,就是要增加吸收長內容的時間。

當我每次閱讀完整的文章,或是聽完關於一個特定主題的整個對話,就感覺有真正的思考過。

獨立思考的目的,就是理解人們如何整理資訊來得出精確的結論。而不是盲目支持一個結論,只因為它聽起來很「正確」。

所以更多地攝取長內容,像是書籍、超過一小時的長影片或是podcast會非常有幫助,既然都要花大把時間在上面,這時當然更應該精挑細選。

像是一些談話性podcast會容易在對話中偏離主題,可能每隔五秒鐘就被分岔到不同話題上,那這其實就和短內容沒有太大的區別。

當然長內容也相對不好消化,我在吸收過程中有發現3個訣竅很有幫助

第一,如果你的長內容是一本書,可以在閱讀前詳讀一下前言和目錄,或是上網尋找相關的說書影片和文章,這可以給你更清晰的架構,也可以直接從書籍中找你想要的資訊。

第二,如果你的長內容是文章,記得可以把重點複製起來。如果是podcast或是影片,可以用方法把內容轉換成逐字稿,然後一邊聽一邊閱讀文字。

最後,要經常畫重點,或是直接節錄其中一個段落,上傳到chatgpt來要求它提供那一章節的總結,可以更有效率地輸入資訊。

但是最有效能夠消化資訊的方式,其實是「輸出」

這也就帶到第3個問題,就是輸入與輸出的比例嚴重失衡。

問題3:輸入與輸出的比例嚴重失衡。

我們每一次拿起手機,那些社群通知,訂閱的電子報,還是廣告信息使我們「被動」輸入資訊,還有我們去刷抖音,滑ig,看書,讀文章,與人交談等方式來「主動」輸入資訊。

你就會發現我們的生活幾乎除了睡覺和吃飯以外,根本沒停下來輸入過。甚至連我們吃飯的時候,也停不下來滑手機看影片,深怕我們落於人後,錯過了什麼。

「最高學以致用法」的作者樺澤紫苑就曾在他的研習會中做一個測試,他要求大家一分鐘內,把過去一週看到的所有的資訊和內容寫下來:

結果統計出來,平均回想起來的資訊只有「3.9則」,最多的人有到10則,但超過半數以上只想得起不到3則訊息。

也就是說,即便我們每天輸入大量的訊息,但其實都是娛樂或休息時而進行的放鬆地,沒有技巧地輸入。導致大部分的資訊根本都記不起來,甚至許多有意義的訊息也就這樣被遺忘。

所以找出一套有效的系統來幫助大量的知識存取,是這個時代的必備技能,如此才能解放你腦中的儲存空間。

除了系統性整理知識外,另一個最能內化知識的方式就是要輸出。

根據教育專家 Edgar Dale 的學習金字塔理論(learning pyramid),如果你有進行親身體驗,創造輸出,人類的大腦能夠記下 90%的知識,但是如過只靠聽或是看這種純輸入的模式,我們就只能記住 10% 到30%而已。

相信大家在學生時期多少有這樣的經驗,比起自己死讀課本,塗滿筆記,如果你嘗試去教同學,或是做成ppt要對全班報告,你會把這些知識記得更牢,也更能活用它們。

在輸出的過程中,你會找到你不曾發現的問題,查證資料來源,想一下其他人是不是能輕易接收,又或是他們能不能找到漏洞來反駁,因此輸出的過程,也是在訓練獨立思考的能力。

可是大部分的人都不會練習有意義的輸出,或至少系統性整理自己的輸入。

但這樣無異是在虛度光陰,無腦輸入大量的資訊,再把它們拋在腦後,或是以扭曲或片面的輸出呈現在日常的談吐,以這些最表淺的內容來形塑外在世界對你的印象。

事實上,我們輸入的信息量遠遠超過腦袋的負荷量,但是通過輸出和整理輸入,我們可以抓到一個最大化能吸收知識的絕妙平衡點。

以前的社會比較沒有這樣的問題,這是個文明病。現在網路資訊比20多年前增加將近5000倍,過多的資訊前仆後繼而來,早就塞爆大家腦袋的記憶體。

而互聯網就是一個不斷噴發資訊的活火山,當我們無法消化沒日沒夜的強行輸入,就會開始感受到生活的壓迫和無力感。

所以我會鼓勵你問問自己:「你上次是什麼時候整理輸入的資訊?」「上次做輸出的動作又是什麼時候?」

我可以告訴你我自己的答案,在開始這個頻道之前,我的答案是「完全沒有」。

其實那也就是大約半年前,那時的我從來不會輸出,也沒有整理我的輸入。我的腦霧狀態來到了頂峰,還一直想是不是得過covid才害我變這麼腦霧。

但是當我在開始製作影片以後,我必須得處理我的輸入,尋找想要的資訊和素材。我也必須先以文案的方式輸出,訓練自己能把大量的知識用最簡單易懂的方式來傳遞。

說了這麼多,就是要說最重要的清晰思考最後一步:輸出3步驟。

清晰思考第3步

第一步,就是要提高輸入的精準度。

首先平常輸入時,就應該要專注在與自己興趣、目標相關的資訊,這也是為什麼我會說清晰思考的第一步,就是要找到3個自己有興趣的主題。

這時你就要大膽捨棄,像是新聞、八卦、比賽這類的次要訊息。

「思考馬達」一書當中就提到,想精準思考的第一步,就是要「提問」,先對自己提問今天我想研究的主題是什麼。

舉個例子,假設我選的一個領域是健身,然後我今天有興趣的主題是深蹲,我就會對自己提問:「如何做標準的深蹲」,那我這時就會搜尋各種關於深蹲的知識。

讀一本訓練身體的書籍,我就只需要閱讀「深蹲」的那個章節。看一部訓練下半身的影片,我就可以先跳過臀推,腿推的動作,專心尋找和「深蹲」相關的知識。

用提問方式,我不需要花大把時間讀完一本書,看完1個小時的影片來做無效輸入。而是有目的性地去輸入自己想要的知識,提高輸入的精確度。

提問其實就像手電筒一樣,幫助我們在混亂的資訊當中,照亮和問題有關的線索。

第二步,建立自己的知識輸入系統。

在輸入轉換到輸出的過程中,需要一個媒介,一個系統,來整理你的輸入,否則資訊只會四散各處,或是靠大腦這種不可靠的媒介來儲存。

對於古時候的人他們只能土法煉鋼來做紙本筆記,但是我們現在有許多強大的工具來歸納你的輸入,我個人非常推薦 “Notion”,它的介面很容易理解,可塑性也非常高,是初學者做筆記最優秀的工具。

在做筆記的過程,其實就是輸入和輸出的轉折點,純粹複製貼上就是輸入,但是如果加入自己的想法,再反思一下這些資訊能怎麼用在生活當中,其實就是一種輸出的方式了。

第三步,掌握輸入和輸出比例。

「人的成長多寡,取決於輸出的多寡。」

「最高學以致用法」提到,在學習過程中,輸入和輸出的最佳比例是  3:7 。3:7 雖然不難記,但是我建議可以先嘗試 1:1 的輸入輸出量

也就是說,你花1個小時看書或讀文章來輸入,就要花1個小時記筆記或是寫文章來輸出。

輸入和輸出交替所產生循環,就能產生自我成長的螺旋梯,別再一昧地輸入,「輸入→輸出→輸入→輸出」才能真正加速自我成長

而對話是輸出的最常見一種形式,寫日記、寫作、做影片、錄音和教學也都是很推薦的輸出方式。

這就是為什麼與人交談是很有價值的,在對話的過程,會迫使我們將這些不集中的想法轉化為特定的詞彙,才能與另一個人溝通。

藉由對話,我們能夠衡量思想對人的影響,有時我們得到認可和肯定,而有時難免遇到阻力和不同意見。

但這兩種反應都是健康的,藉由他人從不同的角度立場,我們可以對自己的觀點更加感到自信,或是看清自己的思考死角來修正自己的偏誤。

如果你問我什麼是最有效的輸出方式?那我絕對會說是「寫作」。當然寫作不是輕鬆差事,也別指望它會很容易。

就像前面提到的,我們實際上經常只是在重複我們從別人那裡聽到的觀點。

寫作就是強迫你要把抽象化為實際,通過輸出每一字一句,就是訓練大腦肌肉的過程。這個美妙之處就是在於你是用自己的語言來詮釋知識,把別人的思想收為自己所有。

其實無論你使用哪一種輸出方式,只要記得1:1的輸入輸出原則,精確又有系統性地輸入資訊,增加長內容的輸入,減少短內容的輸入,你就能夠在集體心智越來越失調的社會,成為思考最清晰的那一個人。